产品
行业

英国智库论中欧低碳经济合作

2015-12-2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0
[ 导读 ]:2015年9月15日,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Chatham House)的能源与环境部与 第三代环保主义组织(E3G,Third Generation Environmentalism)举

2015年9月15日,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Chatham House)的能源与环境部与 “第三代环保主义组织”(E3G,Third Generation Environmentalism)举办主题为加强中欧环境资源管理和低碳发展合作的圆桌会议。会议的目的是为中欧经贸高层对话提供政策建议,聚焦能源管制和低碳经济发展方向,并提出了一些问题的分析和相关建议,具体内容如下。

中欧经济与资源环境

关于资源和环境的争论一直都没有停止。中欧不同程度都面临资源环境的问题。一方面,中欧在经济上联系紧密,中国是欧盟最大的贸易伙伴,同时欧洲是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另一方面,中欧是世界资源进口大户,同样面临资源和环境的矛盾。中欧占据了世界能源消费的30%,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30%。中国经历了超过3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与此相伴的是碳排放也在一直增加。1990年,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有22.7亿吨,占世界排放量的1/10,而那时美国的排放量超过50亿吨,接近世界排放量的1/4。2014年,中国的排放量增加到90亿吨,约是1990年的4倍,而美国仅仅增加了5%。中国在2008年已经超过美国成为最大的碳排放国。1990年,中国的人均碳排放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2009年,中国的人均碳排放量已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接近欧盟28个成员国的平均排放量。2009年中国根据《哥本哈根协议》制定了2020年的碳排放目标,力图减少以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碳排放量测量的碳密度,实现碳密度比2005年降低40%—45%。截至2014年底,中国的碳密度相比2005年已经降低33%。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中国的碳排放总量仍然在增加。国际能源署(IEA)预测到2030年全球能源消费将会增加55%。没有迹象显示,未来能源需求和消费将会减少。中国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全球的资源市场,提高资源价格,造成资源短缺,并对环境产生可持续的影响。中欧高层已经认识到要保障将来的能源安全需要有效应对资源安全、环境退化以及气候变化。为了降低未来全球气温进一步上升的可能性,全球的二氧化碳排放需要在未来20年实现见顶逆转,到2020年减少50%。对于欧盟等发达经济体来讲,就意味着到本世纪中叶要实现零排放,而像中国一样的主要发展中国家要在本世纪末实现零排放。正是建立在对这种相互依存的共同利益的认识之上,2014年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和“第三代环保主义组织”联合发布了气候报告,表明中欧之间的合作应该在一系列领域进一步深化,这其中既有战略性的清洁能源研发,也有共同标准设定,绿色贸易以及投资自由化,目的是使中欧成为全球清洁能源转型的引擎。

中欧低碳经济发展与合作

第一,中欧已经加深了气候变化领域的双边合作。中欧有相似的能源政策,包括提升能源使用效率以及使用可再生能源,以提升能源安全。中欧双方都有动力通过相互合作实现双赢。这种合作应该是建立在分担双方贸易带来的碳责任基础之上的。有研究估计,中国有超过40%的二氧化碳是在出口产品中创造的。中国的市场规模以及清洁能源需求为清洁能源技术的使用提供了最为便捷的渠道。中欧双方的合作有助于降低低碳技术的使用成本,使这些技术能够更加适合欠发达国家。目前来看,就气候变化领域,中欧已经发展了成本效益分析低碳经济发展,加深气候变化领域的双边合作关系。这给加强中欧合作提供了框架,更多合作的细节需要在未来讨论。

第二,虽然在某些领域进展缓慢,但是中国的清洁能源市场发展迅速。来自能源安全、大气污染和气候变化的压力,使得中国国内对清洁能源的需求超过预期。中国2006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为能源技术的发展制定了具体的目标,目前已经建立了5省8市的低碳试点,而碳排放的交易试点工作已经得到了欧洲的技术支持。此外,低碳经济区是促进经济转型的试验田,专注吸引研究投资以及高端制造业投资,这同中国领导人希望摆脱简单加工和组装的经济局面是一致的。另外,欧洲实施的可再生能源产业政策也激发了中国的可再生能源产业和出口。因此中国已经迅速增加了其可再生能源投资,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可再生能源投资国,中国的可再生能源从2004年的8%增长到2014年的15%。

第三,绿色经济改革与融合进程并没有反映在中欧关系的实际进程中。中国在2009年召开的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上强烈反对把航空业加入到欧盟排放贸易体系中,欧盟则希望给中国的出口商和投资商设定世界标准。与此同时,金融危机后的地缘政治变化以及中国外交策略的变化使得欧盟对中国的重要性发生微妙变化,北京期望加强与柏林和伦敦的双边政治联系,以及与东南欧的经济联系。中欧彼此在气候变化的核心利益是相同的,中欧需要彼此合作实现各种目标。

一方面,中国面临气候变化、水资源匮乏以及水土流失所带来的巨大成本损失,欧盟拥有中国所需要的技术和发展模式。只要中国继续发展低碳经济,深化资源节约改革,欧盟仍然是中国最好的合作伙伴,二者能够共同致力于为能源市场管制、电力流动、清洁融资市场以及气候适应等领域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另一方面,欧盟仍然向美国寻求安全保障。然而,美国本土的能源产量在增加,华盛顿对维护能源生产国(如非洲、中亚和中东的一些国家)稳定和安全的兴趣有所减弱。中欧需要更多的合作来保护这些区域的实际利益。欧盟认为由气候改变引发的气候极端事件是周边不稳定的主要原因。为了保护欧盟气候安全,欧洲需要中国加大投入,在2030年前实现脱碳。由于中国在应对气候问题上的脆弱性,必要的减排是符合其二者利益的。

此外,中欧需要根据各自的比较优势,提升贸易水平,实现各自的气候和能源安全。通过双边贸易协定来实现中欧贸易自由化的相关协定。这些协定不仅能够在中欧之间产生稳定的预期,而且能够产生一种提升贸易水平、解决贸易冲突的机制。重新启动的中欧关系必须反映金融危机后的政治现状,有必要超越以往的经验。欧洲内部的政策协调也应该遵从大小有别的原则,对大国和小国有所区别。同样,这个原则也应当被应用到对外关系上。

中欧资源环境合作建议

国际社会对中欧资源环境合作面临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具有比较客观的评价。中国应该认识到同欧盟的合作可以促进和加速国内的经济和市场改革。由于2015年12月巴黎峰会的召开,中欧彼此得以坦诚交流各自对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会议的意见。重点可以集中在以下领域:能源安全对话,能源市场改革,清洁技术合作。基于以上讨论,建议中欧在气候变化议题的不同领域开展合作。这其中包括近期计划和远期计划:近期计划包括清洁煤技术,中欧建筑能效研究平台,提高技术合作;远期目标包括建立部门减排推进气候变化的先锋模型,可再生能源全球供应链,减少对进口原油的依赖,建立低碳投资制度。其中投资计划应致力于改善投资,并给投资项目提供技术以及金融支持。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

 
关键词: 经济合作 低碳 中欧
0
 
[ 新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 精彩推荐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领导机构  |  专家机构  |  管理团队  |  机构分布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